创业信息   站长   新媒体   创业文库   电商  

您现在的位置: 创业网 > 创业资讯 > 创业新闻

假装文化乱象丛生

作者:创业网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1-11-22
事实上,“假装文化”由来已久。各个地方的美景,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时,必须要加上国外地名,比如“小瑞士”、“小马代”这样的称呼,才算能够凸显出它的优势,彰显自己的时髦。而在“网红打卡”一马当先的带动下,开发商和旅游景区们也闻风而动,紧随其后,硬生生把荒诞照进了现实。
  互联网的潮流风向标,这次指向了上海的Costco超市。
  
  除了刚开业那会,Costco超市已低调了很久。但是这次意外翻红,并非靠产品取胜,而是因为颇具西海岸风格的外景,突然成了众多博主的打卡拍照地。
  
  各路网红们蜂拥而至,疯狂摆拍之余,还不忘加上#假装在LA#的标签,再抒发下这里有多么像美国的既视感。
  
  一系列为搏噱头的出位照片,甚至引发了外媒的争相报道,并扣上了“民族不自信”的评价,丢人丢出了国门。
  
  但事实上,“假装文化”由来已久。各个地方的美景,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时,必须要加上国外地名,比如“小瑞士”、“小马代”这样的称呼,才算能够凸显出它的优势,彰显自己的时髦。
  
  而在“网红打卡”一马当先的带动下,开发商和旅游景区们也闻风而动,紧随其后,硬生生把荒诞照进了现实。
  
  据网易数读的统计样本显示,全国至少有63个城市拥有“小圣托里尼”,62个城市拥有“小京都”。61个城市拥有“小镰仓”,以及59个城市拥有“小奈良”,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中。
  
  泛滥成灾的“平替景点”背后,带来的更深远的影响和震荡,远不止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
  
  01
  
  滤镜下的名不副实
  
  处处是坑防不胜防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站在一个景点面前,却发现它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假装在国外”的骚操作中,最让人迷惑的,除了刻意为之的标签,失了真的出片地,才是最大的“原罪”。
  
  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小红书事件就是如此,有受到蒙骗的博主,反手晒出了网红打卡地大V拍摄图和实景图片对比,引起轩然大波。
  
  一边是粉红明艳的梦幻粉沙滩,另一边则是大片褐红与杂乱的云南红土,多少人长途跋涉抵达云南澄江,却发现小丑竟是自己。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纷纷晒出被坑的“血泪史”。有人被安利了千岛湖附近的“小镰仓”,到了才惊觉,图片中“和日本一样干净的街道”,居然是杂草丛生的土堆,跟施工现场没什么区别。
  
  有人兴致勃勃驾车前往“金华小冰岛”,想象中清澈湖面、冷冽山岩、木船、木屋,所形成的异域风光非但不曾看见,反倒是尘土飞扬,竟然就是个采石场,不能说和视频中的景色一模一样,只能说是毫无关系。
  
  还有人前往京郊一处被称为“小瑞士”的地方郊游,直到置身于实地才意识到,广阔青翠的草原,不过是一方不大的草坡,还密密麻麻地挤满了帐篷,要多失望有多失望。
  
  当“国外高仿”的思路被打开后,网红们更加乐此不疲地探索各式各样的打卡点,以至于一块草地和鹿=小奈良;蓝和白的房子=小圣托里尼;寺庙=小京都。
  
  与此同时,网上还涌现了大量传授拍摄技巧的帖子,用简单的出片公式,教会如何化腐朽为神奇。
  
  蝴蝶效应还在继续。好看的照片和类似“小XX”的热门标签,就是流量的保证,只要能让人看心动了,评论点赞就会越多,对于急于吸粉的备役网红们来说,是最佳的走红捷径,火了以后,就能够接广告赚钱,自然要在照片上“做手脚”。
  
  除此之外,网上还有大量代写代发、“铺量种草”服务。有《中国消费报》的记者在某平台添加了“KOC传媒”的微信,据介绍,300字“种草帖”一般35元,500字的55元。
  
  想让拥有10万粉丝的账号原创图文代写代发,每篇收费1万元至3万元,如果自主提供照片,价格可以适当优惠一些。所以,一些网红发出的打卡照片,多是甲方爸爸准备好的,他们本人甚至连现场都没去过。
  
  而另一方面,各大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又放大了营销效应,导致“小镰仓”、“小巴黎”、“小京都”频出。
  
  在网络经济学里,有个著名的定理,叫做梅特卡夫定理,指的是网络的价值跟它的用户数量平方成正比,即增加用户的价值不是线性增长,而是成平方增长。
  
  这种背景下,分享平台都会倾向于聚焦KOC(关键消费者)。以小红书为例,截至2020年7月,平台上有超过3000万个KOC,发布超过3亿条笔记,这些分享内容具备长期影响社区用户消费决策的长尾价值。
  
  层层演化后,网红打卡地的生成,变成了一套完整的媒介生产流程,形成一种近乎固定的生产范式。
  
  “网红打卡”的风靡,同样让景点、地产商乐在其中,只要利用这些广为人知的国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大批游客到此打卡。
  
  掌握新的财富密码后,成千上万个“高仿”景点诞生了,堪比“楚门的世界”。
  
  02
  
  商业化致乱象丛生
  
  山寨景点底线全无
  
  当一个景点被营销成“中国小XX”且爆火之后,其他跟风者也开始了不假思索的模仿。在某社交平台,以“网红景点”、“打卡景点”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统计,发现不少旅游攻略中,昔日红极一时的国外旅游目的地,已被尽数“收”入。
  
  单就瑞士“平替”,就涵盖了川西的阿坝草原、毕棚沟,建西的乌江源,以及甘南的扎尕那;至于日本“小镰仓”,就更数不胜数了,在网上随便一搜,大理、厦门、苏州、武汉,甚至新疆,一抓一大把。

  
  因为“竞争”太过激烈,厦门“小镰仓”直言坐地铁可以实现坐电车看海的效果,2公里的海堤路出片效果直逼镰仓本地;而处于北方的“威海小镰仓”,则不甘示弱地表示,自己有直通海边的火炬八街,虽然实地可能就是几座洋房围拢的海边小路。
  
  ▲不同城市版本的“小镰仓”
  
  而这两年大火的河北阿那亚,也同样顶着“河北小镰仓”的名头,取自梵语的“阿那亚”的名字,能让人充分联想到镰仓的佛系气氛。
  
  到最后,被一味模仿的小镰仓,从最开始拥有的元素:大海、火车、信号灯、轨道、公路,逐渐被简化,变成只需要信号灯和轨道。
  
  除了啼笑皆非的仿制景点,有些地方更是直接把一个外国小镇复制了过来。如天津的佛罗伦萨小镇、广东惠州的奥地利小镇、上海的泰晤士小镇等。
  
  然而,中国早已加入《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其中明确规定建筑属于艺术作品不能复制。
  
  河北石家庄的“狮身人面像”就曾遭到埃及文物部门投诉,被迫拆除后又偷偷重新组建,埃及文物部门气得怒斥这是对埃及文明的无礼行为。
  
  ▲拙劣的“狮身人面像”
  
  这还不是最糟心的。前不久,大连斥资69亿建成的“盛唐·小京都”仅开业了几天,就因争议缠身,而宣布停业。
  
  据了解,该项目主要以日本京都历史保护街区和传统商业街区为蓝本,由日本设计师操刀,仿照日本京都地区的园林、建筑、装饰等风格,连瓦片都是从日本进口运过来的,打造原汁原味的京都风情。为确保日本特色,商业街还要求店铺必须为日本独资或者日资占50%以上的合资企业。
  
  而稍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大连曾遭受过日本侵略者令人发指的屠城伤害,利用日本文化炒作,来谋取商业利益的做法,随即掀起巨大的舆论风波。
  
  面对大众指责,项目方表示建设初衷是为了展示“盛唐风情”,若真是如此,又何必扯上京都,牵强无比,无法令人信服。
  
  而日本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报道,称中国是山寨大国,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真实的京都,把这里变成了销售日货的基地。
  
  这种现象,甚至还被日本城市规划机构当成了“活广告”。据赫芬顿邮报日本版的报道,一些日本专门从事街道规划的机构,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宣传中,已经将中国的日本风情街当做案例来进行推广。
  
  我们明明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却在追逐仿外建筑的路上越走越偏,而由“网红打卡”衍生出的连锁反应,还在愈演愈烈。
  
  03
  
  画虎画皮却难画骨
  
  泡沫终将要被戳破
  
  只要找准姿势,一点摆设、一个标签,就能赚得盆满钵满。暴利驱动下,不管不顾的“如意算盘”,仍然比比皆是。
  
  一边,由房地产公司进行开发,打造综合商业体来吸引客流量或促进房地产销售。比如山东烟台南尧新都汇,就因为造了一座“巴黎铁塔”,打上“小巴黎”的标签后迅速炙手可热,开业当日客流量超过7万人次,破了南城区的人气记录。
  
  另一边,旅游景点不惜把山寨建筑打造成风景区,以赚取门票、住宿、餐饮和其他项目的高额收入。比如浙江衢州的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虽是仿日建筑,却被评为5A景区。
  
  正牌却反倒不如高仿,就像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虽然承载了悠久历史与文化,却只能戴上“小奈良”的帽子来做宣传。
  
  ▲良渚遗址公园现场
  
  然而,是泡沫就总有戳破的一天。这些粗劣的山寨建筑,哪怕复制得再精准,因为缺失了相对应的文化认知,空有皮囊没有灵魂,最终难逃水土不服的下场。
  
  安徽无水版的“小圣托里尼”,就是个典型。2018年,合肥市庐阳区一座老旧村庄被开发商选中改造,然而,当人们走进这座“中国内陆版圣托里尼”,白墙蓝窗、圆顶拱门和地中海风情的露台被看腻过后,很快陷入沉寂。
  
  再者如武汉光谷意大利风情街,随着新鲜感褪去,平时除附近学生光顾,游客已越来越少,日渐萧条。
  
  反观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凭借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不仅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还成功实现了反哺商业,这绝非“仿冒品”所能做到的。
  
  总有人觉得日式建筑美观又高级,但只要从史料中仔细寻找,就会发现他们多学于我们,无论是榫卯结构、还是斗拱造型,都有迹可依;总有人觉得欧美建筑美轮美奂,殊不知,我们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盛况。
  
  真心不希望,应有的正确三观,被所谓的“网红打卡”一再带偏,扭曲成要打卡就打卡国外的,哪怕是高仿的,哪怕是假的,也丝毫不在意。
  
  往深里说,一旦中国风景沦为“小XX”的替代品,属于景点的本土特点和文化,将会渐渐被抹杀,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浸淫,等于自动丢弃了传承,如何不细思极恐。
  
  所以,从一开始就充满功利和目的性的“网红打卡”,以及用欺骗所构筑起来的“快消旅游”产物,是时候消停了。
  
  请牢记,我们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复制品,泱泱锦绣河山,也从不需要这等外来“平替”。

最新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
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95315907@qq.com举报,一经
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