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信息   站长   新媒体   创业文库   电商  

您现在的位置: 创业网 > 创业资讯 > 创业案例

风投眼中的创业公司看哪几点?

作者:创业网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1-11-22
创业者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可能会用3个产品来打1个市场,再后面可能有9项技术作支撑。我认为这才是正确的逻辑。
  01
  
  我眼中的创业逻辑
  
  我在硅谷的创业可谓一波几折:
  
  一开始是缺钱,等到把NetScreen(投资人说注:信息安全公司)做得风生水起后,接连两次有被大公司收购的好机会,却又阴差阳错地因为各种意外而未果。
  
  我们后面登陆纳斯达克也并非一帆风顺。
  
  最初是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审计未过关。
  
  经过1年的调整,做好财务管理后,又适逢「9·11」恐怖袭击事件……
  
  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我觉得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一开始不要想技术,而是从市场做起。
  
  创业之初,我和团队花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做市场研究,直到把问题想透了才开始动手。
  
  做企业,技术创新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商业的敏感度更重要。
  
  而且,越到后来,越发现对市场和客户理解的重要性。
  
  如果现在有人拿着商业计划书找到我,说有1个技术,面向3个市场,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计划书打回去。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
  
  创业者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可能会用3个产品来打1个市场,再后面可能有9项技术作支撑。我认为这才是正确的逻辑。
  
  02
  
  我是这样做投资的
  
  我认为一个好的创业切入点通常具备三大特征:
  
  市场已经存在,规模比较小,同时又高速增长。
  
  市场已经存在的好处是,不需要再去教育客户;
  
  规模比较小,意味着大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市场,或者是已经意识到了但觉得没必要做。
  
  这样我们就可以用革命性的技术去迅速占领市场,并随着市场的高速增长而发展。
  
  2005年,我从硅谷回国,创立了北极光创投公司。
  
  作为投资人,我遴选创业者有3条标准。
  
  最重要的是创业者的价值观;
  
  其次是创业者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快速学习的能力;
  
  最后才是创业者的经历和经验。
  
  在考察创业者的时候,我会看他的办公室有多大,他同事的办公室有多大。
  
  他和同事交流的时候,是不是经常打断同事的话。
  
  有时候我也会当着他同事的面,故意问他一些刺激性的问题,看看他在压力之下是如何反应的。
  
  对投资者而言,做创业者的尽职调查是投资必做的功课。
  
  比如访问创业者的朋友、过去的同事,甚至包括创业者之前所创公司被解雇的员工。
  
  当然不会因为有1个人说他坏,我就认为他坏。
  
  常常会电话访问十几个人,综合他们的意见,这样我就能比较清楚他的为人。
  
  正是由于对尽职调查的重视,我做投资不仅行业比较聚焦,地域也很聚焦。
  
  举个例子,如果让我去投江西的一个农业项目,我第一个反应是不投。
  
  因为我在那里没有熟悉的人。
  
  所以我只投能够做尽职调查的人。
  
  另外我并不鼓励大学生刚毕业就出来创业,因为我更看重的是培养企业家精神。
  
  而关于企业家精神,我最看重的一点就是要有高于财务回报的理想。
  
  虽然当年我在英特尔Cye公司的薪酬待遇不错,且有价值100万美元的股票期权,但我却一门心思想自己创业。
  
  到2005年回国创业时,我已经在美国待了15年。
  
  当初回国创业,我同时面对着三方面的挑战,即从企业家向投资人角色的转变,从美国市场到中国市场的转变,以及不是做外资风险投资的中国公司,而是做自己的创投基金。
  
  虽然苦难重重,但我始终坚持自己选择项目的价值观,即做Farmer(农民)而不是做Hunter(猎人)。
  
  因为Hunter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Farmer是找到好的种子,然后施肥、精心培育。
  
  所以我希望做投资不只是赚钱,更是希望能实现一些梦想,比如培养世界级的公司和企业家。
  
  有财务回报要求很正常,但一定要有更高的理想,比如说这件事情我很喜欢,有更大的志向。
  
  03
  
  创始人千万别装酷
  
  一个公司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你怎么做技术和产品,更体现在你是怎么建造一个有能力的团队。
  
  因为只有团队才能够发现客户的需求,能够做出客户想要的产品,并最后把产品卖出去,从业帮助公司建立品牌。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作为CEO你要把最好的人招来并留住,用小团队取代大兵团作战便是一种对管理的创新,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
  
  一个企业做到最后就是人的问题,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创始人。
  
  我之前创业之所以能够成功,有很多幸运的成分,但后面总结起来,还是当时自己对人的问题解决得比较好。
  
  我们公司有不少清华最优秀的毕业生,把这些人放在一起,很不好管。
  
  能招来应该不容易了,更何况你还想把他们留住。
  
  我比较幸运的是在清华当过辅导员,有很多跟人打交道的经验。
  
  我管理的部门,连续四年半,每年的自动离职率少于1%。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你就是要想招到比你强的人。
  
  而如何招到比你强的人加入,我的一个心得就是,自己先不要装,将自己的真实的一面呈现给他看。
  
  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这是会增加你人格魅力的一点。
  
  在公司运营当中,虽然你也不是公司的每个战略决定都要告诉员工,但你一定要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跟团队分享,让他们跟你同喜同忧。
  
  千万别装酷,别装得自己什么都行。
  
  我们公司经营四年多上市,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三起三落。
  
  低谷的时候我会跟员工开诚布公,对他们说,很抱歉,我们真的犯错误了。
  
  04
  
  关于商业模式的思考
  
  我们正处于移动互联网这样一个好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连接。
  
  这个移动化的时代给我们制造了大量的碎片化时间,当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思维与商业模式的创新。
  
  这里我有一个例子,当初自己没有投资Workday公司是我人生中犯的小错误之一。
  
  2009年,Workday融资,创始人是我的好朋友,他希望我能投资,这个公司当时年收入1亿美元左右,一年亏损2000多万,而估值却高达3.5亿美元,我当时没有投资。
  
  而我另外一个好朋友投了5000万美元。
  
  2012年Workday上市之后,估值大概50亿美元,而2013年即使其收入只有3亿多美元,亏损1.7亿,公司估值却高达100亿美元。
  
  后来我反思,Workday其实是值那么多钱的,它是在用云服务的方式做HR软件。
  
  过去卖HR软件,每年收取15%的服务费,现在就把软件当成一种服务,用的时候再交钱。
  
  过去是卖软件,现在是把软件给你,商业模式也就马上改变了。
  
  还有一个例子,因为我是做芯片出身的,早年我曾在英特尔参与过奔腾1和奔腾2的设计,1997年当我创建NetScreen的时候,网络速度从10MB提高至100MB。
  
  所有的软件都不行了,做芯片是很自然的选择,因为做芯片能解决这个问题。
  
  做完芯片就想卖芯片,但我需要先将芯片卖给一个做系统的,等他再往下边卖,而这就有两个问题:
  
  第一是我的成功是建立在下游企业的成功之上,他成功我才能成功;
  
  第二我对客户不了解,因为当中隔了一个层级。
  
  我们做防火墙这个产品,当时全世界有三十多家防火墙公司,我们就必须考虑怎么赚钱、产品怎么卖、产品怎么到达客户等问题。
  
  最后,我们选择不卖芯片而是卖系统,因为客户买了我们的芯片之后只能用我们的系统。
  
  而我们一旦做了这个系统,就比别人好很多。
  
  我做防火墙肯定不如做了很多年的人做的快,因为我们团队当时只有几十个人。
  
  我们当时提出一个「硬件防火墙」的概念:
  
  在思科的基础上,将原来的软件路由器变为硬件路由器,从软件防火墙升级为硬件防火墙,把其中的芯片做起来叫硬件加速。
  
  事后我自己总结到,当时NetScreen之所以能成功是源于几个创新:
  
  第一是技术创新,硬件上有自己的芯片;
  
  第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不卖芯片,而是和系统结合在一起卖,将硬件加速放在整个系统里。
  
  这意味着,单做芯片的厂商无法跟我打,而一个软件公司要做硬件就必须改变自己DNA,不是买硬件就能解决问题。
  
  原来许多对手都将防火墙看成安全产品,而我把它看成是网络产品,因为一系列的网络安全都是基于各种网络的协议。
  
  我这么一定位,商业模式便和对手产生了差异化。
  
  而一旦这样定位以后,员工组织也不一样,NetScreen的员工有一半做网络,一半做安全,对手也很难追。
  
  虽然卖的可能是同一个东西,但如果你把定位和角度变一变,结局可能就彻底不一样。
  
  坦率的讲,我自己最喜欢的项目就是在一个已经存在的高速成长市场中,采用技术上或者商业模式上的破坏性创新来服务客户。
  
  NetScreen就是采用不同的产品定位和技术,一开始主打需要高性能产品的客户,然后逐渐把功能再跟上,再一下子扩大。
  
  仅仅用了4年,NetScreen就从零做到了公司上市,上市第一天市值就高达24亿美元。
  
  05
  
  不做悲情英雄
  
  创业应该持有什么态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在说创业需要有「坚持」的心态。
  
  但每个人的「坚持」都不一样,有些人为了理想而坚持,还有些人为了责任感。
  
  还有些人说,即使这个公司不行了,我也要最后一个倒下去。
  
  从领导力方面来看,责任感、理想和胸怀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素质。
  
  然而,在我看来,创业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你不应该悲情地去坚持。
  
  你应该是因为喜欢而愿意天天干自己的事,而不是为了达到上市目标,不是为了给投资人或者父母一个交代,否则你就会太累太辛苦了。
  
  确实,创业有的时候要靠聪明,要靠信念,然而这种信念一定是源于你喜欢做这个事。
  
  即使你相信做一件事能给你带来金钱,但如果不能获得快乐,那么你就很难用心做下去,而如果你不用心去做,那么这件事情就会变得很复杂。
  
  我曾投资过一个创业者,一个很聪明的海归,他做事也很接地气,我也有幸投资了他。
  【找网上创业机会,就上创业网】
  但是几年之后,我发现他的企业虽然没犯过什么特别大的错误,但做的总是不温不火。
  
  不久前,他把公司卖掉了,我们从中也赚了不少的钱。
  
  我就问他,为什么卖公司,他坦率的讲:我是在用脑子做企业不是用心去做。
  
  某种程度上,他也是在坚持,这种坚持是责任感的一种体现,但却没有那种热情和激情,因为他不喜欢自己所做的事。
  
  曾经有人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说自己的理想就是做投资。
  
  能不能做投资人里的第一不重要,每天能跟创业者打交道和头脑激荡这本身就是一件令我高兴的事。
  
  我追求的是一个状态,而不是最终结果。
  
  总之,坚持别太悲情,如果你把创业做成特别悲情的事,要经历多少苦最后达到目标,最后就算挣钱了,身体和家庭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最新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
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95315907@qq.com举报,一经
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