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信息   站长   新媒体   创业文库   电商  

您现在的位置: 创业网 > 创业资讯 > 创业案例

香港高校出来的学霸为什么很多创业成功?

作者:创业网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1-10-12
投资界获悉,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EcoFlow正浩”)已于9月上旬已同中金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4个月前,EcoFlow正浩刚完成1亿美金B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高瓴创投、中金公司联合投资,正式跻身独角兽行列。
  又一只独角兽开始奔赴IPO。
  
  投资界获悉,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EcoFlow正浩”)已于9月上旬已同中金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4个月前,EcoFlow正浩刚完成1亿美金B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高瓴创投、中金公司联合投资,正式跻身独角兽行列。
  
  EcoFlow正浩背后,是一位从香港高校走出来的创始人——王雷。1988年出生在陕西榆林,他自幼成绩优异,曾以664分的成绩考入香港理工大学,而后拿到香港大学直博名额。毕业后,王雷回到深圳加入了大疆,于2017年创办了EcoFlow正浩,早年获得了李泽湘、甘洁、高秉强等一众教授的支持。
  

  这并非个例。眼下,一群从香港高校走出的创始人奔赴IPO敲钟路上——曾在香港城市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的黄源浩带着奥比中光报考了科创板;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杨强与弟子戴文渊创办的第四范式已经递交招股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带着同事王晓刚、学生徐立和徐冰创办的商汤科技,正在赴港IPO.....伴随着硬科技大潮,坐落于大湾区的香港高校正孕育一批年轻的上市公司。

                                                                                                                                      

      【网络创业指导,上创业网

                                                                                                                     
  01
  
  85后港大博士大湾区创业
  
  短短4年,埋头做出一只独角兽
  
  EcoFlow正浩的故事,要从一位赴港求学的85后创始人讲起。
  
  王雷,1988年出生于陕西榆林市,从小就是一名学霸,一路升到市里最好的学校,还进了高手如云的奥赛班。高考后,王雷以664分的成绩进入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拿了全额奖学金。
  
  彼时,17岁的王雷偏偏对新能源、气候变化相关的课题感兴趣。他曾回忆,生活多年的家乡处于沙漠边缘地带,“沙尘暴频率高,从小听得最多的词语就是植树造林”,王雷天然地对环境比较敏感。本科期间,他调研过香港的垃圾处理站、防水防煤厂,之后凭借优异的成绩与笃定的信念,申请到香港大学新能源方向的直博名额,并于三年半后顺利毕业。
  
  博士毕业后,王雷希望将研究转化为实际产品,选择进入大疆创新。期间,他为大疆创新创立了电池研发部,负责全线产品的电池研发,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池的续航能力。用王雷的话来说,这一段经历教会了他如何把科技带到无数人生活中。
  
  直到2017年,王雷开始创业,EcoFlow正浩正式在深圳诞生。在创立之初,他并没有选择解决发电侧的大型储能问题,而是瞄准了个人和家庭用户用电侧的需求。在王雷看来,C端用户核心痛点是充电时长,而非常规意义上的电源容量。
  
  王雷及其团队最先攻克的便是闪充技术。耗时3年时间,EcoFlow正浩终于在2019年正式推出了第一款DELTA产品,其快充功率达到当时各厂商同级别产品充电功率的10-20倍,能够1小时充满80%,1.6小时完成充电。这款产品在日本知名众筹网站Makuake销售2.8亿日元,创造了这家网站历史第一的销售纪录。
  
  2020年初,王雷原本计划加强生产进一步扩大市场,却因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迟迟无法复工。正当他为企业复工事宜东奔西跑时,接到一位合作伙伴的电话——对方是武大校友,正在为抗击武汉疫情四处联络资源,咨询EcoFlow正浩的产品可否用于帮助武汉方舱医院解决供电紧张的难题。很快,EcoFlow正浩的移动储能电源设备抵达武汉,被广泛用于方舱医院的各种场景。
  
  疫情过后,EcoFlow正浩快速崛起。2020年上半年,公司产品成为天猫“户外电源”类目TOP商家;今年618期间,EcoFlow正浩更是创造了天猫平台移动电源成交榜Top 3的成绩。凭借着一个个户外移动电源,这位从香港高校走出来的33岁创始人,有望很快迎来人生的第一个IPO。
  
  02
  
  红杉高瓴刚投了一轮,
  
  估值达10亿美元
  
  身后还浮现李泽湘身影
  
  一路走来,EcoFlow正浩身后集结了一支颇为庞大的投资人队伍。
  
  其实早在成立之初,EcoFlow正浩就获得了包括李泽湘教授、甘洁教授,知名半导体科学家高秉强教授等诸多科技领域专家学者的投资。这一群教授常年活跃于粤港澳大湾区,希望利用自身资源和知识扶持那些尚处襁褓之中的硬科技项目。
  
  王雷被李泽湘教授深深影响着,“从大疆时期到现在,一直耳濡目染”。他坦言自己很多方面被李泽湘教授的观念深深影响着。多年前,李泽湘曾公开说过,要是把一群有热情有想法的年轻人关在一个孤岛上,完全沉浸其中做创造,能做出很多个大疆这样的企业。
  
  此外,EcoFlow正浩也受到VC/PE机构关注。2018年,EcoFlow正浩先后完成了Pre-A轮和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德联资本、春珈资本、广州鹏辉能源等;2019年,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广州亿合投资、微禾投资、北京桑海汇通、金鹏佳控股等联合投资。
  
  2020年,EcoFlow正浩在驰援武汉一批移动储能电源设备后,面临着从供应链到生产制造,乃至物流的多重挑战。公司研发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和产品研发更迭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一阶段,微众银行微业贷科创贷款产品为EcoFlow正浩提供了金融服务,顺利渡过了难关。
  
  到了今年6月,Eco Flow正浩宣布完成超1亿美元的B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高瓴创投、中金公司联合跟投。至此,EcoFlow正浩正式以10亿美元估值成为移动储能领域一只新晋独角兽。
  
  红杉中国合伙人计越直言,非常看好移动储能行业和EcoFlow正浩的发展前景。“随着用户对移动用电的需求快速增长,以及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成熟,我们相信全球移动储能市场在未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Ecoflow正浩团队有很强的产品和技术驱动的创新基因,在移动储能行业有多年的积累,支持企业树立了行业的领先地位。”此外,高瓴创投也表示: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需要更多优秀的创业者深耕新能源领域,坚持原发、自主、可持续的科技创新。
  
  回顾创业生涯,王雷有一个体会很深刻:创业最重要是敢于去做。任何一家创业公司本质上是做了整个行业看不到或者不愿意做、不敢去做的一些事情。通过创新,不断去打破原有的认知,最后提供市场认可用户满意的产品,才是真正成功地创业。
  
  03
  
  他们,都毕业于香港高校
  
  一个个奔赴IPO敲钟
  
  Ecoflow正浩并非孤例。眼下,一大批从香港高校走出来的创始人正集体登场。他们的成长故事,或多或少带着大湾区的色彩。
  
  郭天山,一个24岁的香港年轻人,自小就有做生意的念头,现在他已是内地多个品牌的创办人,成为年轻一代的创业「人办」。
  
  离乡别井之后的身份就是三无,无钱、无人脉、无经验。这让内地升学的香港仔郭天山意识到,一切要由大学开始做起。一次校内的香港世界五百强企业实习项目宣讲会,嘉宾说他入职一个月就月薪10万(人民币.下同)时,郭天山被震惊到了,也驱使他毅然报名「香港世界五百强体验项目」。多轮面试后,只有五个人能够进企业体验,其中一个就是他。
  
  开民宿 创办抹茶专门店
  
  那年,他大一。以实习身份拿到的第一个月薪水,也是10万。不过,郭天山直言那不是他想要的东西:“因为那公司不是我的。”
  
  后来,他拿着实习一年的第一桶金,开始自己在珠海香州区做民宿生意,经营了一年,虽然没有太多发展,但他认为这是创业启蒙:“我开始对甚么是做生意有了概念。”那年,他大二。
  
  可就在工作和学业都稳定发展的大三,却传来妈妈患癌的噩耗,得知时已是晚期。他回港照顾母亲,单亲家庭的他觉得没有东西比家人更最要。
  
  “妈妈离开后那一个月,我一闭上眼就看到母亲在医院的情况,完全不想见任何人。”回忆痛苦的往事,郭天山眼泛泪光。后来他问自己:“如果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是可以化悲愤为力量,至于应该将那个力量放在何处?脑中就有一个箭嘴指向一个地方——创业。”
  
  此时,他发现了一个当时来说的蓝海市场(即未被发现的行业),就是抹茶专门店,计划一举成功,并创立品牌「清水宇治」,后来更以翻倍的收益出售。
  
  港青优势:聪明、转数快
  
  郭天山现在主要在暨南大学帮助恩师张耀辉院长,处理创业学院的事务,再完成休学时剩下的学分。郭天山不讳言:“我就是一个人办,这再没理由让香港青年觉得,到内地创业是没可能。”
  
  郭天山认为香港的年轻人在内地有一个优势,就是比较聪明、转数比较快,有时一些想法会比别人早,例如他当年他所做的民宿和抹茶就是一个例子。同时他亦感慨自己身边有很多聪明的香港同学,惟大部分都不愿意离开香港。
  
  他呼吁香港青年自己亲自上来看一下真实情况,再思考能否在香港看到自己的路,或许内地有很多生活上的不习惯,但回报却是非常可观。内地有好多机会,不要连试都不愿试,这是固步自封。
  
  郑汶珠,23 岁的香港女孩,花样年华,从扶贫之路到创业之路,很多人问她这一路走来是为了甚么,她会说:“因为我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深处的能力,只是碍于生活环境而已,我要帮助他们。”小时候,一次到内地贫困山区探访的公益活动,令她十分触动: “我第一次知道,甚么叫家徒四壁。”自此,她萌生了长大后要到内地参与公益活动的念头。当时,她只有11岁。
  
  高中时,郑汶珠到了内地读书,于中山市华侨中学创立了「绿益环保公司」,那时候跟学校说要做公益,周围的人都纷纷表示支持,但事实是,她并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资助。
  
  回收校园废品月赚2,000
  
  带着无奈,她和伙伴们以回收废品来增加资金,把全校可回收的废品都收了。当时一星期能有400元收入,一个月有2,000元,后来甚么能够赚钱的都做,比如在校卖文具、班服等,—个学期就有了3至4万元。体会到在现实中执行公益的难度,郑汶珠决定把公益和创业结合,走上创业之路。她用50万元,独资开了「日晞教育」,带孩子到各个大学游学和将公益活动变成课程,实现教育理念。
  
  对于不少香港青年不愿来内地创业,她用自己的经历说明,当初到内地读大学,很多人问她为甚么那么大胆,他们总觉得香港的大学资源比内地好,而内地的教育模式比较死板,但当她自己亲自去接触时,反而让她感受到是另一番新景象。

最新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
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95315907@qq.com举报,一经
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