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信息   站长   新媒体   创业文库   电商  

您现在的位置: 创业网 > 创业资讯 > 企业管理

人工智能遭遇寒冬,初创公司怎样与头部公司共存?

作者:创业网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0-05-15
在去年下半年,资本寒冬加剧,随之而来的是“AI泡沫”论,大量AI行业的公司受到了非常强烈的冲击。而大多数中国的AI公司都是近两年内成立的,如果融不到钱,就会让公司陷入危机之中,在那时很多人都在担心公司能不能平安的过渡到2019年。
  2017年,被人们成为人工智能元年,2018年,人工智能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去年年末,也经历了一场寒冬。有很多AI公司的高层表示,这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寒冬,却已经不知道能不能挺得过去。
  
  在去年下半年,资本寒冬加剧,随之而来的是“AI泡沫”论,大量AI行业的公司受到了非常强烈的冲击。而大多数中国的AI公司都是近两年内成立的,如果融不到钱,就会让公司陷入危机之中,在那时很多人都在担心公司能不能平安的过渡到2019年。
  
  关于AI的突然爆火还要追溯到2016年,在那两年中,几乎整个投资圈对于AI都有着近乎狂热的热情。根据一组数据显示,在2017年,全球范围内就有152亿美元被投入到AI领域中,其中中国占到73亿美元,这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
  
  而热潮也导致一部分人投机取巧,甚至连公司都不用明示,做一个PPT,聊几句天就能拿到融资,这也造成了本应该是高新领域的AI技术的入门门槛变得出奇的低,当然质量也出奇的差。
  
  巨大的泡沫必然无法长久,那阵浮躁的AI热过去之后,行业开始沉淀,随后迎来第二波爆发。在2018年的AI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凭借真才实学认真做产品,但为什么还是遇冷了呢?
  
  资本围剿下生存环境堪忧
  
  在过去的三四个月时间中,很多AI公司的估值都遭遇了非常严重的下降。这是由于2018年全球资本市场的变动,造成市场募资变得更加困难。
  
  有很多AI领域的投资人对于新环境下的投资都表示,虽然对很多团队都依然有兴趣见面,但是如果想要拿到投资,就必须用数据说话。
  
  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有一些AI行业的从业者表示,为了能够让团队顺利的生存下去,降不降估值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有时候降了估值都不一定能够拿到融资。在以往最火热的时候,只靠“讲故事”就能轻松的融到钱,而在现在即使选择了明确的方向,也必须要证明自己的团队有盈利的能力,而期限已经由两三年压缩到一年半。
  
  风光时众人追捧,低谷时出路难求,即使是人人都知道这是未来世界的发展的人工智能,也没能躲过从风口跌落的命运。在去年年中时,全国的人工智能企业中只有30%拿到了风险投资,这也就是说另有70%的公司是拿不到投资的。
  
  其实人工智能遇冷并不是行业本身的过错,而在于这个行业过于高深、高大上。让人工智能遭遇寒冬的难题是这一行业的落地方向很难明确,并且市场也缺乏渠道。这也是由于目前大部分人工智能公司的技术无法达到要求才造成的。
  
  而在如今的环境中,技术和资金大多被头部公司所掌控——在拿到人工智能就等于拿到未来的年代,各路巨头们绝不会放过这块可口的蛋糕。而如果初创公司的团队缺乏竞争力,那么就会迅速遭到淘汰。
  
  而对比融资难、挣扎前行的初创公司来看,头部公司却好似完全没有受到影响,融资消息一条接一条纷至沓来,估值也跟着水涨船高。
  
  所以初创公司如果想在这一行业中分一杯羹,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尽快让技术、产品落地,让AI真正为自己带来商业价值;二是转换思路,研究垂直领域,为其他公司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可以避开头部公司的锋芒,还可以与其进行合作。
  
  在上世纪欧洲淘金热的时候,赚的最多的反而不是那些下手淘金的人,而是将淘金工具进行贩卖的商人。同样的原理也可以用于AI行业的创业公司——既然拼技术和财力拼不过头部企业,那么何不转而为头部企业提供垂直行业的解决办法呢?这显然是竞争压力更小、项目更容易落地同时也更能给自己带来价值的方向。
  
  所以我认为,初创公司在AI领域中,更应该扮演“卖工具”的人,让出竞争最激烈的技术赛道,将自己发展为生态闭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带来的回报不一定比技术研究来得差,但承担的风险和生存的压力明显减少了很多。
  
  而如果还要硬着头皮与大公司拼技术、烧钱,那么显然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这样的人工智能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恐怕也不再是一个好的选择。

最新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
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95315907@qq.com举报,一经
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