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信息   站长   新媒体   创业文库   电商  

您现在的位置: 创业网 > 创业资讯 > 创业新闻

互联网时代,企业转型迫在眉睫,但成功者却寥寥无几,原因何在?

作者:创业网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0-04-07
作为一家成立15年、员工人数超2000人的老牌企业,一丁获得过各种荣誉: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和2013年中国最具价值成长企业50强等等。然而在转型O2O之后,一丁集团花费10来年修筑的“帝国”轰然倒塌。
  或转型,或摔死;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这句话在如今的商业经济环境中可谓流行,为了在未来的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多数企业都选择浩浩荡荡的转战互联网,其信心之坚定,豪情之可歌,烧钱之豪迈,令人咋舌和敬佩,可真正做到转型成功的人,却寥寥无几。如今的时代,传统企业纷纷向互联网转型,有的转型成功,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有的企业转型失败,难免会遭遇灭顶之灾。
  
  案例一:一丁集团在改革中轰然倒塌
  
  作为一家成立15年、员工人数超2000人的老牌企业,一丁获得过各种荣誉: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和2013年中国最具价值成长企业50强等等。然而在转型O2O之后,一丁集团花费10来年修筑的“帝国”轰然倒塌。
  
  资料显示,在2000年初的PC时代下,一丁凭借组装电脑业务快速起家,并在2008年获得苹果销售代理权。不过一丁的线下门店扩展过于迅速,2012年全国已达391家,其中多家门店处于不盈利状态。
  
  在今年转型做O2O之后,一丁集团上线了一丁网,旗下包括一丁到家、创客空间、全球购、智能生活四块业务,意图打造国内领先的IT服务O2O平台。同时一丁集团还斥巨资在全国十几个城市落地Easmart智能生活馆。
  
  按照一丁集团的规划,2016年起三年内O2O年销售收入至少达到100亿元人民币。然而时至今日一丁集团宣告破产,其在全国的数百家分店已经关闭,公司老板吴建荣目前处于失联状态。
  
  案例二:富士康不甘为他人做嫁衣,转型电商,最后却沦为笑柄
  
  作为传统产业的代表,富士康也许早就不再甘于为他人做嫁衣裳了,在互联网商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它终于准备挽起袖子,大干一场,但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这一场看似狂欢的盛宴中分到一杯羹,不管你是所谓的富士康还是什么康,在机关枪面前,找不到合适的御敌措施,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歼灭于无形。
  
  在2010年,富士康经过多年的酝酿,推出“四路门店+一个网站”全消费渠道体系的宏伟构想。在这个体系中,包括富士康与麦德龙合作、意在线下与国美苏宁对抗的“万得城”,以“赛博数码”广场为主体的IT卖场,以超市为载体的“敢闯数码”,以及覆盖三线以下城市的“万马奔腾”门店。而线上电子商务渠道,则是“飞虎乐购”。
  
  这个阵容和计划看起来很美,但最终发展却令人失望。2013年3月万得城电器关闭在上海的所有7家门店,折戟沉沙。雄心勃勃的“飞虎乐购”因为空降兵与老员工的内讧、投入过低等原因受阻,重新回到内部网购的定位。而“万马奔腾”因为货源、运营等问题成了“万马齐喑”,多地传出关闭的消息。2014年6月又传出其已经卖出持有“赛博数码”的全部48%股份,相对而言较为顺利的“敢闯数码”发展非常有限,难当大任。当年的宏伟蓝图,如今已成了一张废纸,彻底沦为电商同行的笑柄。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大潮下,传统企业都在谋求转型,但转型成功的案例却极少,原因到底在哪里?
  
  原因一、步子迈太大
  
  有先见之明的高富帅型企业,转型时决心特别大、力度特别大、投入也特别大,但是有时候行动力太好不一定是好事,越是投入大的,可能死的越快,比如前文的丁一,以及被互联网界奉为经典反面教材的李宁,几年前全面转型互联网,结果败的很惨。
  
  如果说传统企业是在湖里捞鱼,那向互联网转型就是要到海里捕鱼:虽然一些企业在传统领域已经非常成功,在湖里驾船的水平及捕鱼的技术已经非常高超,但是湖里的成功并不一定能复制到海里。大手笔的投入,就意味着首先要造一条很大的海船,造船本身就是一项难度不小的工作。而将船造好仅是个开始,接下来还要掌握如何驾驶这个庞然大物、如何安全的在海里航行、如何成功捕到鱼,每一项工作,难度都不可小觑。其实最大的风险还不是以上这些:如果一下投入太大,一旦失败,可能连翻身的机会都没了。
  
  所以,传统企业初次触网,切忌步子不要迈的太大,先小步快走:小投入、快行动、先试错、再调整。
  
  原因二:改不掉路径依赖
  
  对于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互联网转型、互联网思维、O2O等概念,不少传统企业的老板叫喊得甚至比互联网同行还要勤奋。以亿欧网关注的O2O为例,2012年到2013年上半年O2O话语权还掌握在大众点评、美团等互联网公司手里;2013年下半年,随着一个个传统企业纷纷宣布O2O战略,它们迅速成为了O2O的代表。
  
  但是,这些O2O转型的代表性企业里面干出实际效果的却极少,不是O2O概念本身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企业虽然换了新的口号,但实际上却没有摆脱之前的处事方法,也就是它们并没有改掉路径依赖。越是规模大的传统企业,之前积累的“成功经验”就越多,要彻底转身的难度就越大。互联网时代的路径显然不同,它是透明化的,把信息不对称消弭的同时把渠道压平,显然之前传统的做法难以继续,传统企业陷入是否割舍过去成功经验的无限纠结中。
  
  原因三:方法没用对
  
  其实即使传统企业常用的这三招,用好了效果也可以,但是问题是很多传统企业这三招都没用对,导致花了不少时间和金钱,效果却不理想,死了都不知道为什么,白白怨死。
  
  几乎大部分的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现在互联网上90%以上的企业网站都是垃圾网站,不能很好的给企业带来订单和利润。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很多企业没有正确理解网站的作用,大部分都认为网站是宣传工具、展示工具,建站时奔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方向来建,结果网站毫无价值,也浪费了人力物力。
  
  原因四:忽略用户中心
  
  绝大多数的品牌都沉溺于和经销商打交道,而极少真正和用户打交道,设置的用户中心差不多成了投诉处理中心,也往往采取公关手段去压制负面而不是选择和用户去做直接沟通。
  
  和用户相隔太远成为了大部分传统企业的通病之一,尤其是随着受互联网影响的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流后,传统企业正在快速失去未来。通过传统的市场调研去捕捉市场动态与趋势,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被误导,等产品生产出来后发现根本无法获得年轻群体的青睐。
  
  老一代的消费者看似看重品牌(比如相信“驰名商标”),但实际上品牌意识淡薄,这和他们所处时代物质整体较为匮乏有关,所以传统企业的竞争以拼渠道为主,渠道带动品牌。而现在越来越是一个产品过剩和渠道多元化的年代,品牌的价值更应该受到重视。但打造品牌本身的方法也在发生变化,找到品牌的目标用户并满足他们的需求才有存在的价值。而且,随着年轻一代的个性需求越来越细分,传统品牌商建立与他们的连接就更加迫切和重要。
  
  原因五:目标不靠谱
  
  也有的企业在节奏上把握的不错,但是却对互联网认识不清,以为互联网是灵丹妙药,有起死回生的神效,继而产生急功近利心理,定下一个不靠谱的指标,这摆明了是找死.
  
  原因六:过于销售导向
  
  在建立与用户的连接过程中,大多数传统企业往往又急功近利,过于以销售为导向去进行评判。诚然,无论做O2O还是全渠道,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业绩提升;但如果放更长远,任何企业的基本出发点是满足用户需求,销售是在满足用户需求上自然而然的结果。
  
  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运营为例,绝大多数传统企业也有微博微信,但往往找第三方代运营,内容官方属性强、枯燥乏味。运营一段时间,对促进业绩无益处后微博微信就被打入了冷宫。显然,如果把微博尤其是微信定位为销售属性则大错特错;如前文所说,传统品牌商最大的危机是缺少用户以及和用户的连接。
  
  所以,当有一个和用户直接连接的平台时,要做的是运营用户,通过赋予荣誉感鼓励用户参与活动,并真正倾听用户需求。一个品牌商的社交平台粉丝是巨大的财富,其价值不是变现多少销售额,而是他们能在门店选址、产品设计、服务提升上提供的帮助。
  
  原因七:方法太单一
  
  经常听到企业报怨说,现在的网络营销太难做,竞争太激烈。实际上,现在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开展网络营销,竞争远远没有到激烈的程度。那为什么很多企业却感觉竞争异常激烈呢?原因就是他们掌握的网络营销方法太少,都是在有限的渠道竞争。传统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大部分只会三招:竞价、SEO、发广告,比如竞价,众所周知,第一页左部的付费排名, 最多只显示10个结果。如果一个行业全国有100家同类企业不多吧?这一百家企业不用都做竞价,其中只要有20家企业做竞价,且都去抢同一个词的第一名,竞争就会很激烈,SEO亦如此。所以说不是网络营销竞价激烈,是现在的传统企业方法掌握的太少、渠道太单一,这些企业都集中在有限的渠道竞争,当然激烈,最后在激烈的竞争中被人拼死。
  
  原因八:忘记产品为本
  
  不少品牌商也在割舍过去,比如把加盟体系逐渐改为直营,在门店里提供WiFi,在社交媒体上的宣传能力也不错,但实际的效果却很一般。究其原因,很多传统企业忘记了产品为本的理念。无论是线下渠道还是线上渠道,都得基于产品本身。
  
  互联网确实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比线下渠道更高效;但从销售的角度看,其功能也只是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这个问题。“酒香”是根本,如果酒不香,互联网造成的负面影响只会比传统渠道更大。不少传统企业只看到了互联网更高效的一面,却忽略了互联网也同时更具有杀伤力。
  

最新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
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95315907@qq.com举报,一经
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